close

這些日子,認識了兩個朋友。(其實還有那麼幾個但這次講的是兩個)
這些日子,在窄縮的所謂的生活圈之外,遇到了兩個朋友,因緣際會下。
他們教了我什麼叫做極簡的生活。

他們的屋子一個在臺灣的北部一個在臺灣的南部。
一個他用路旁棄置的磚石和撿回來的毛玻璃木門做了一個好大的書桌,點了檯燈極美,
每個人看到都問他哪裡買。
一個他用各類的盒子和思念長輩的紅豆,分別做成了美麗的書架和多年不曾敗壞的必需品,
我看到,那是生活的智慧和存在的本能。

他們都租了公寓,北部的公寓和南部的公寓,裡頭都沒有電視卻有很多書。
沒有電視的屋子裡也沒有沙發,有的是幾個看起來一般的坐墊,以及很多的書。
沒有沙發的屋子裡坐在那些看起來陽春的坐墊上,感到的卻是說不出來的舒適。

我在這個他的公寓裡喝著白開水,坐在坐墊上聊著身邊的人們和世界的變化,一杯沒喝完就到了深夜。
我在那個他的公寓裡泡著伯爵茶,坐在書架前他告訴我每本書籍背後的故事,還沒聽完已經兩個小時。

我發現不需要其他人來告訴你什麼話題,身為人的本身就有好多東西可以互相給予,從物質到靈魂。

極簡生活不是什麼都沒有,為了生活為了不挨餓也許你會有烤箱,會有瓦斯爐,也會有微波爐。
為了嗜之如命的咖啡因也許你還有咖啡機和沖泡壺,為了不浪費食物所以一台冰箱也是有的。
你可能仍然需要洗衣機來應付工作一天的疲累,也需要電熱水器來消除疲憊的精神和冷冬的寒意。
你的屋子不是沒有電燈,只是可能也還有蠟燭;雖然沒有床架但買了一塊床墊讓自己睡得舒服。
沒有電視但還是有台電腦用來放著歌曲,因為你熱愛音樂,它總能作為生活的救贖。
你只是不花太多時間在上網,但你也同樣需要網路來跟家人和重要的朋友聯絡。
你有一支手機只是不智慧也不能上網,但你仍會接電話因為你不是孤僻,你只是喜歡簡單和做自己。

於是我再次深深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所有科技的出發點應該是讓人能生活得更像人,而不是取代掉人性的本能,。

在這一南一北的屋子裡,我想起在非洲看湖的日子。
你在湖邊木屋睡覺,你在湖裡洗澡,你沒有鬧鐘但總會在太陽剛出海平面的時間自動醒來。
清晨你會不自覺呆看著太陽爬到天上,中午看著掛在童軍繩上飛揚的衣物也會傻笑,
晚上星星很近,你一抬頭就能看到流星,於是你躺在沙灘上,看著星空就能看很久。
你在沒有(食用)水沒有電的世界裡與自己相處,然後你發現原來這從來就不難。

這些日子我認識了兩個朋友,離初相遇沒有太長的日子。
他們出生的地方相離很遠,直線距離很長,他們成長的緯度在地球儀上緯度圓周大小落差很大。
他們的故鄉不同,但他們的靈魂很像。
他們的生活,我學了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o23 的頭像
    chao23

    不記來時路

    chao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